“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每年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都會為國內外所矚目。今年尤其如是。
今年,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南南工業合作中心聯合發布首批6個“國際信譽品牌”:華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正威國際以及中集和邁瑞。用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關于“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走過了波瀾壯闊的12年。12屆共評出深圳知名品牌601個,占全市企業總數不到千分之一,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的39.46%、納稅額占37.17%、出口額占22.46%。每一個數字的背后,深深浸潤著“深圳知名品牌”的光榮與夢想。
今天,在首屆“國際信譽品牌”和第十二屆“深圳知名品牌”正式發布之際,“國際信譽品牌”如何誕生?獲評企業受益幾何?品牌建設高端國際論壇為何是隨后創辦?“一帶一路”對于“國際信譽品牌”又有什么機遇?本報記者對省政府參事、深圳工業總會執行主席王肇文進行了專訪。
華為等6企業獲“國際信譽品牌”
■記者:首批“國際信譽品牌”登場亮相,無疑將引起各界廣泛熱議。“國際信譽品牌”產生背景是什么?
王肇文:早在2002年,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啟動之前,時任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主任林宗棠老部長多次與深圳市領導召開“爭創世界名牌座談會”,號召經濟特區的企業家要敢為天下先,率先創造世界知名品牌。
2003年,聯合國工發組織與我會建立非政府機構合作關系后,對深圳企業創造世界名牌給予了持之以恒的支持。
2005年4月22日,在第二屆深圳知名品牌頒獎典禮上,林宗棠主任作《大力提高自主創新,加快培育推出中國世界名牌》的主題報告,省政府領導作動員報告,大會發布《向世界名牌進軍宣言》。
可以說,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一起步就設定了創造“世界知名品牌”這個目標。如今,正式發布“國際信譽品牌”,也是深圳品牌建設的應有之義。
■記者:是何原因促使“國際信譽品牌”落地?
王肇文:在推動創造“國際信譽品牌”過程中,標志性節點是2011年,世界500強的老大沃爾瑪在進入中國15年中拒絕了各類全國名牌的評選之后,主動申報參評“深圳知名品牌”,總部高管博瑞于2012年4月專程從美國阿肯色州來深圳領獎,發表獲獎感言。奠定了國際社會對“深圳知名品牌”認同的基礎。
■記者:除了華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正威國際4家世界500強獲評“國際信譽品牌”外,還有中集和邁瑞并非世界500強,其中有何原因?
王肇文:中集和邁瑞是我市常年培育起來的民族品牌。這里面還有個故事。在2004年,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主任林宗棠提出,要成立“中國世界名牌推進委員會”,聯合國際相關機構,評選推出“世界知名品牌”。在考察中集后,林宗棠主任了解到中集當時產量占全球市場56.3%,所以首先發布中集為“世界知名品牌”。而邁瑞是國際尖端醫療設備公司,并已在美國上市。通過全球化視野和布局,邁瑞產品行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這2個品牌雖然還沒進入世界500強,但信譽和市場分布,足可獲評“國際信譽品牌”。
■記者:“國際信譽品牌”發布的底氣在哪里?能否幫助企業打開國際市場?
王肇文:本次是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南南工業合作中心與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名義,聯合發布“國際信譽品牌”,可以說第一步比較謹慎。今后,我們將按照“國內征集、國際傳播”的理念,擴大征集、認定的目標。
我認為嚴格評審程序和國際社會認同,讓我們有底氣向世界發布“國際信譽品牌”。西班牙著名商業大街巴塞羅那商業大街商會和ZARA品牌都主動聯系參與“深圳知名品牌”的評選。因此,我們專門在西班牙設立了駐歐洲代表處,并計劃6月前往西班牙考察這兩個單位。這充分說明,“國際信譽品牌”的發布,既能幫助國內企業“走出去”,也能把外國的企業“引進來”。
在審核把關方面,我們特別將入圍企業名單報請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居環境委、市人社局、市藥監局、市地稅局、市應急辦、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深圳海關等8個有關部門,審核申報企業近3年守法經營情況,如發現有假冒偽劣、逃避納稅、安全生產、侵犯知識產權、走私等違法問題,一律取消評審資格。只有這樣,才能讓“深圳知名品牌”經得起歷史檢驗。
打造高水平品牌盛宴
■記者:品牌建設高端論壇是第五屆,而深圳知名品牌發布是第十二屆,兩者有何關聯?
王肇文:2011年,許勤市長提出“深圳質量”這一指引深圳發展方向的新標桿。這讓我們認識到,這也是對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建設需要從思想意識和理論建設上做更多的工作。所以在2011年,舉辦了首屆“品牌建設高端國際論壇”,希望能傳遞更多品牌建設的意識、理論和方法,這也是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發布活動的“升級版”。
■記者:今年論壇有哪些亮點?
王肇文:今年,我們邀請了國務院參事、國家《質量發展綱要》起草組組長張綱,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劉卓慧,國際頂尖品牌評價機構Interbrand中國區總經理姚承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剛,以色列SIT全球副總裁Tamar Chelouche和西班牙ZARA高管等高層級品牌專家,以及高端品牌企業中集、邁瑞、恩鵬的高管來到論壇,對話交流,分享品牌建設經驗。
從論壇質量上來講,從演講嘉賓的代表性和層級,我們是最完備的。通過國內與國外的結合,國家最高戰略層面與企業實操層面的結合,以及國際社會最頂尖的品牌價值評估,展示這場高水平論壇的精彩。
■記者:觀眾受益幾何?
王肇文:一是從方向指引上來講,對貫徹習總書記關于“三個轉變”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提出的“走進質量時代”,有戰略指引意義。二是通過展示目前國際上工業化進程,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特征,來幫助企業確定做品牌、創名牌的戰略思維。
“一帶一路”戰略必將帶動深圳知名品牌國際化
■記者:“新常態”對品牌建設有何影響?
王肇文:“新常態”就是要把事情做實做好,避免泡沫式增長。在此背景下,推動品牌建設意義重大。讓企業回歸到把企業做實、把產品做好;內在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記者:“一帶一路”對于“國際信譽品牌”有什么機遇?
王肇文:結合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深圳市提出要將前海打造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通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指導和幫助,進一步擴大深圳經濟特區和廣東自貿區在海上絲綢之路各個國家的影響,把“國際信譽品牌”和“深圳知名品牌”迅速推廣到海上絲綢之路各個國家。使深圳成為海絲各國關注的城市,這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
我們將以“國際信譽品牌”作為推廣深圳這座國際化城市的一個招牌,沿此路徑傳播出去。對外,讓國際社會更多的城市和國家來認知深圳發布的“國際信譽品牌”;對內,向全國征集國際信譽品牌,以廣泛征集,統一發布的方式,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