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從2003年開展,到今年已是第十七屆。
17年來,深圳工業總會遵照深圳市人民政府〔2003〕64號文件要求,在市有關部門指導和幫助下,聯合25個政府機構、69個行業協會、3個研究機構、12個專業機構和2大傳媒集團共同開展,“深圳知名品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越來越多地獲得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認可。截至目前,第十七屆“深圳知名品牌”已有來自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LED,批發和零售,建筑裝飾等行業的270多家企業申報,空前火爆。
為讓申報企業全面認識“深圳知名品牌”,做好后續評審工作,8月24日,由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主辦,深圳工業總會、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秘書處承辦的“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標準解讀培訓班”舉行,200多位企業代表參會學習。
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秘書長李云超介紹“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情況
深圳工業總會執行主席、常務副會長、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執行主任吳麗,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秘書長李云超,深圳市市長質量獎主任評審員、深圳市驪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贊老師,多次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編制工作的廣東省標準化協會副會長黃永衡教授出席活動,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肖浪華擔任主持。
活動現場,李云超秘書長向參會企業代表介紹了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背景、概況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果。
李云超秘書長表示,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強調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為深圳的發展描繪了更美好的藍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品牌建設者,應該大膽創新、努力實踐,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做出新貢獻。
李云超秘書長介紹,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已開展十六屆,共評出765個“深圳知名品牌”。其中,工業企業506家,占總數的66.14%;農業14家,占1.83%,建筑業51家,占6.67%;生產性服務業102家,占13.33%;生活性服務業92家,占12.03%。
值得一提的是,占全市企業總數不到0.4‰的深圳知名品牌企業,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的45.91%,納稅額占比39.23%,出口額占比33.73%。如今,“深圳知名品牌”已成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共和國品牌建設大軍的第一方陣。
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肖浪華介紹 “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評價流程
肖浪華副秘書長就第十七屆“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流程進行介紹。相比往屆,今年的培育評價活動在評分占比上進行調整,市場評價占比60%(其中,公眾投票10%、品牌價值20%、行業地位30%),現場評價40%(其中,管理體系評審30%、自評材料10%)。自評材料方面,結合往屆評選情況,將自評報告改為企業自評表,對評價體系做了進一步優化。
隨后,梁贊老師和黃永衡教授分別就《深圳知名品牌現場評審體系》和《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標準》進行解讀。
深圳市市長質量獎主任評審員、深圳市驪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贊講解深圳知名品牌現場評審體系
梁贊老師從“深圳知名品牌現場評審流程”“管理體系評價準則”“現場評審的常見問題/常備材料”“評分體系”進行詳細解讀,并重點提到了企業在參與現場評審過程中的人員分配、側重點等注意事項。現場評審,專家將針對企業的運營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等多維度進行評審,他建議參評企業按照卓越績效管理標準對自身進行梳理,做好充分的準備,展示企業最優秀的一面。
廣東省標準化協會副會長黃永衡教授解讀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標準
黃永衡教授分別從“標準與標準化戰略”“品牌概念”“品牌的核心價值”“品牌競爭力營銷”“企業如何實施品牌戰略”“重標準、抓質量、創品牌”“如何參與深圳知名品牌活動”講解了標準化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對品牌發展的重要性。
培訓活動現場,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秘書處工作人員及授課老師就企業代表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參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評審標準和流程,為接下來的參評工作提供了參考。
今年,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評審工作將在9月至11月進行,屆時,同步進行公眾投票、品牌價值評估和行業地位評價工作。評價結果將在12月底舉行的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產生。
讓我們一起期待第十七屆“深圳知名品牌”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