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長篇通訊《中國小企業攀上產業階梯》(China's Small Factories Move Up the Ladder),介紹深圳在創新創業中的新出擊。文章說,當人們對中國經濟轉型產生疑問時,深圳創新型小企業的行動讓人眼前一亮,講述著充滿希望的故事。
那些穿著牛仔褲和連帽衫的年輕人,要么圍在電腦上討論,要么在玩視頻游戲。但是,這不是美國硅谷,而是中國南部的深圳。而這里,或許是世界上最明亮、最精彩的創新性企業港。
在一家高新科技企業的車間,機器人正在快速而靈敏地組裝著無人機。這樣的產品,在勞動力成本上揚后,具有更多的用戶,也具有更可觀的利潤。
在過去35年,深圳很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中國的工業化開路。廉價玩具、服裝、家用品等,快速走向世界市場。
深圳知名品牌企業雷柏科技公司37歲的謝海波(音譯)說,“就算你抓住了一個好機遇,你真能保證永遠不被打敗,在10年內就不需要轉型改行嗎?”他總是借午餐時間約見潛在的客戶,“我們面臨問題,我們最需要的是轉型、轉型、轉型”。雷柏公司從過去的無線鼠標和鍵盤為主轉向無人機制造,目前鼠標和鍵盤只占公司業務的12%,而無人機帶來的利潤占公司收入的40%。
在深圳,很多小型制造企業都在轉型、轉向。3D打印、無人機、電動滑板等產業在持續增長。北京的領導人曾到這里視察,希望用金融激勵機制鼓勵產業升級換代,從而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消費拉動為主。
這座城市是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指定的開創市場經濟之路的試驗場。深圳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仍然達到8.9%,比中國的經濟增長率6.9%要高出不少。就經濟成分看,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在GDP中所占的份額,要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兩倍之多。
與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企業的誕生地,也是世界上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最大互聯網企業騰訊的總部(華為和騰訊系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來自美國的創業者本杰明說,這里有的工廠暫時停工、工人待業,成本就會很高,迫使企業馬上轉型,進行新的項目。
華強北商圈獲第十二屆深圳知名品牌,是城市的交易中心,其中上千個店鋪可以為你提供幾乎所有的電子零部件。其中的一家3D打印機公司的經理李先生說,這里做生意很爽。他從2013年開始創辦公司,出售3D打印機,價格從每臺3000元到800000元不等,大都賣給中國企業。去年出售了300多臺,比2014年增長50%。
中國的攝影無人機市場,預計在2019年將達到300萬架,競爭非常激烈,而深圳的雷柏科技計劃獲得11億私募基金,從而擴大產量產能。之前雷柏還獲得政府資助,并被中國政府選拔為46個機器人使用樣板項目之一。
“無論前路有多艱難,我們都會敢闖敢干,我們相信能夠生存,而且會活得更好”。很多深圳的創新性企業的年輕創業者,似乎都有如此的自信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