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科學總結、高度概括了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新起點上,重溫總書記對建設先行示范區的重托,循著總書記對建設經濟特區的總結回顧,先行先試的歷史進程中無不閃爍著品牌的光點;在先行示范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的新格局中品牌必將成為更加耀眼的光點。
“十四五”時期,深圳要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面促進消費”的要求,以“中國品牌,世界共享;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為主軸,著力推進深圳品牌國際化。具體到工作落實上,新時期的品牌建設該怎么做?2021中國品牌日深圳地方特色活動暨第五屆“深圳國際品牌周”之際,深圳商報專訪廣東省人民政府資深參事、深圳知名品牌創始人、深圳工業總會常務主席王肇文,邀請他分享深圳經濟特區品牌建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并介紹深圳在“十四五”時期的品牌經濟發展如何往前邁進。
深圳國際品牌周5周年全新出發
活動擴容內容升級
記者:“深圳國際品牌周”從2017年首度舉辦至今已連續開展5屆,進入5周年這樣特殊的時間節點,本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活動有哪些新舉措、新亮點?
王肇文:“深圳國際品牌周”是深圳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精神的產物。先行先試在特區發展不同歷史階段都會有體現敢試敢闖敢為人先代表性項目產出。在深圳品牌建設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5月10日作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和中國品牌打造指明了方向。如何把總書記的指示化為廣大群眾的實際行動,是我們反復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報經市政府同意,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十區政府于2017年4月20日創辦了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深圳國際品牌周”活動。國務院2017年4月24日決定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這無疑是對開展品牌周活動的肯定。開全國先河的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成為全國唯一迎接第一個“中國品牌日”的獻禮活動。
2021年是“深圳國際品牌周”5周年,也是深圳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效應的重要時間節點。我們結合“十四五”規劃綱要、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凸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和建設先行示范區的重大使命,在資源組合及內容安排上標注了新的品牌符號。
國家“十四五”規劃多處提出要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對灣區企業來說是機遇,同時也對研發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推動灣區企業融合創新發展,深圳工業總會與廣東省灣區新經濟研究院、深圳市力合科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深圳商報等機構共同開展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將在本次大會首度發布。同時,由深圳工業總會具體組織,13個政府部門、58家行業協會共同開展,旨在推動深圳企業廣泛開展自主創新、提升生產力水平的第十九屆“深圳企業創新紀錄”也將進行隆重的發布表彰。
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大眾基本已經適應了以線上為主的新生活節奏。本屆品牌周對主場活動進行線上延伸,首度引入“品牌直播夜”,邀請行業權威品牌專家,在品牌周期間接力分享新時代的品牌營銷策略,幫助企業更好地與消費者互動交流。
為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宣傳推介國貨精品,在全社會進一步傳播品牌發展理念,今年特別開展“時光里的深圳品牌故事”——深圳國際品牌周五周年品牌故事作品征集,并增加6場專場活動,通過加大在新媒體的傳播力度,來提升廣大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
Brand Finance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大衛·海格通過視頻祝賀第五屆“深圳國際品牌周”開幕
Brand Finance中國區聯合創始人、總裁陳憶登現場發布“2021中國品牌價值500強”中英文榜單并作解讀
品牌國際化是我們特別重視的一個課題,越來越多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但品牌意識還不夠強。為進一步提升深圳品牌的知名度和“深圳國際品牌周”的全球影響力,本屆大會與粵港澳大灣區質量發展聯盟、Brand Finance中國公司、《中國名牌》雜志、央視《大國品牌》、深圳市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舉辦“2021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品牌高峰論壇”。每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的國際著名品牌價值評估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現場獨家發布“2021中國品牌價值500強”中英文榜單,并進行詳細解讀。
開幕大會上,深圳工業總會按照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創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部署要求設立的“深圳知名品牌建設服務平臺”正式啟動,現場發布的“深圳市中小企業做品牌創名牌‘十四五’實施方案(綱要)(2021-2025)行動計劃”就是為扎實推進中小企業做品牌、創名牌,進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水平。
今年,深圳十一區政府(新區、合作區管委會)繼續在品牌周期間結合各自產業特色和未來發展規劃,舉辦不同形式的分會場活動,通過論壇、展覽、推介會、對接會、主題沙龍釋放行業發展新理念,拉近消費者與行業和品牌企業的距離,助力雙循環。
深圳地區生產總值40年增長一萬倍
品牌經濟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深圳是全國唯一持續20多年開展品牌建設不間斷的城市,現在深圳的品牌經濟發展情況怎么樣?
王肇文:深圳工業總會是在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主任林宗棠老部長指導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作為深圳實施名牌戰略、開展品牌建設的發起者和操盤手,組織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20年。但是從品牌經濟角度看,深圳經濟特區從誕生之日起,品牌就產生了巨大感召力和影響力。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炮向世人昭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經濟特區的品牌內涵。國貿大廈的品牌內涵就是“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中集、華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一直到比亞迪、穩健醫療、騰訊等一大批品牌,無不成為深圳經濟特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的鮮明符號。
進入本世紀,國家正式實施名牌戰略,深圳經濟特區進入到大力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和科技創新提升經濟質量的新階段。深圳工業總會一成立,就把品牌建設作為首要任務;2002年取得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推委、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聯合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創辦了“中國名牌產品博覽會和中國名牌戰略國際論壇”;2003年,按照深府〔2003〕64號文件委托工作事項的要求,在市有關部門指導和幫助下,與相關機構共同搭建全國唯一的推進品牌建設的政社產學媒合作平臺——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推動指導企業做品牌、創名牌。2009年2月,市委主要領導親自聽取匯報,要求把深圳知名品牌做大、做強、做優,“要辦成中國的福布斯,要全國各地都來申報”。深圳知名品牌堅持“市場化評價、消費者認可”原則的實踐成果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肯定,上升為品牌建設的原則和要求,寫入2012年2月6日發布的國家10年《質量發展綱要》。2020年,《深圳知名品牌評價規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的規范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從2003年開展至今已經持續19年,前18屆評選產生847個“深圳知名品牌”,僅占全市企業總數的萬分之四,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的49.82%、納稅額占41.95%、出口額占35.39%。“華為”等59個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際細分市場前三位;“邁瑞”等158個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位列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深圳知名品牌已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共和國品牌建設大軍的第一方陣。
回顧深圳這20年的發展,2000年地區生產總值只有1665.24億元,而2020年超過2.7萬億元,20年增長了17倍。通過上面講到的三組數據可以看出,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華為是847個“深圳知名品牌”中最為杰出的代表,在這20年中,通過加大在電子政務、金融等業務方面的投入,以及在5G技術等關鍵領域的研發投入,全球銷售收入從2000年的22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8914億元,20年增長超過40倍。從1987年起步的小公司,發展成全球通信技術行業的領導者和世界500強前列的明星企業。
我們知道,華為銷售收入中的大部分來自海外,且總銷售額占深圳市生產總值的近三分之一。盡管這兩年華為在國際市場的發展遇到很大阻力,但也堅定了其走獨立自主研發之路的決心,目前在5G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可以說,華為是深圳品牌經濟發展的最好例證。
表現突出的企業品牌還有穩健醫療。去年疫情期間,穩健醫療堅持口罩對外不漲價,總共銷售近20億只,每只口罩少賣1-1.5元,約減少了20億元的收益,對抗擊疫情起到了極大幫助。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價其為“當之無愧的抗擊疫情‘軍工廠’”,這說明深圳知名品牌企業不僅業務經營表現突出,還非常有社會責任感。
深圳品牌國際化進程加快
品牌周成重要舞臺
記者:深圳國際品牌周,特別突出了“國際”二字,深圳這些年在品牌國際化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王肇文:深圳歷屆市委市政府對品牌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把“堅定不移打造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深圳品牌”列為深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的戰略任務,對品牌建設提出“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新要求。
深圳工業總會遵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在品牌國際化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借助外國大品牌提升深圳品牌的國際影響力。2011年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主動申報參評“深圳知名品牌”,沃爾瑪全球副總裁專程來深受獎,引起了國際社會對“深圳知名品牌”的關注。歐洲和日本的企業也積極申報。目前,包括全球最大的服裝企業ZARA在內的32個歐洲品牌獲“深圳知名品牌·歐洲原產”稱號,全球最大的玻璃生產企業日本AGC旭硝子以及富士微電機等日本品牌主動申報參評獲“深圳知名品牌·日本原產”。專門接待李克強總理并與商務部簽署中西企業合作協議的西班牙大企業聯合會主席卡薩多在了解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情況后說:“深圳知名品牌已經成為中國優質品的符號,外國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要首先獲得深圳知名品牌稱號”。從而使深圳知名品牌在國際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二是把“深圳知名品牌”推向世界。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邀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作為第三方機構參與審定發布“國際信譽品牌”,把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市場份額或覆蓋較多國家而且取得良好信譽的品牌審核認定為“國際信譽品牌”,公開發布。目前,共發布7屆“國際信譽品牌”,先后有華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正威國際、中集集團、邁瑞、比亞迪、大疆、穩健醫療、CCD鄭中設計、貝特瑞等42個企業品牌獲此殊榮,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認可。近些年,深圳的制造業企業品牌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深圳工業總會聯合組織開展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推薦工作。截至目前,深圳已有28家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的企業榮獲“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邁瑞、海能達、海普瑞等“國際信譽品牌”企業海外業務已逐步成為它們最重要的增長極。
三是組織開展群眾性品牌建設活動。不斷豐富2017年創辦的深圳國際品牌周的活動內容,聯合十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創辦了“打造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深圳品牌”系列活動,產生較大國際影響力。按照2018年市政府審議通過的《深圳市推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方案》(深經貿信息技術字[2018]13號)關于辦好“深圳國際品牌周”等國家級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品牌活動的要求,為豐富完善活動內容,在市政府統一安排下,報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將“深圳國際品牌周”作為“中國品牌日深圳地方特色活動”納入國家“中國品牌日”活動序列。迄今,已成功舉辦4屆“深圳國際品牌周”,前幾屆分別有60多位外賓出席,成為深圳品牌國際化的重要舞臺。
打造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深圳品牌
記者:在深圳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效應,奮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大背景下,品牌建設如何定位?
王肇文: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爭當先行示范的領跑者,不做亦步亦趨的跟隨者。我感到這是對全市各條戰線、各個方面發揚深圳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精神,發揮建設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引領作用的總體要求。品牌建設領域必須繼續領跑,為先行示范標注新的時代符號。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品牌建設必須審時度勢。2020年在全球疫情的持續沖擊下,我國圍繞“六穩”“六保”,通過市場主體的急需制定和實施宏觀政策,穩住了經濟的基本盤,如期完成三大攻堅戰任務。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青山常在,生機盎然”這句話很關鍵,說明穩企惠企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持續煥發盎然生機,就能為經濟提供不竭動力。通過融資、貸款、減稅降費等改善營商環境,保證市場主體的活力。
企業堅持做品牌、創名牌,才能有更大的生存空間。人民群眾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優質產品,品牌就是優質品的符號,企業有了產品品牌,才能做到生機盎然。
第五屆“深圳國際品牌周”的重點就是幫助廣大消費者認識國產民用消費品品牌,充分發揮和擴大“深圳知名品牌”的影響力,為企業做品牌、創名牌營造良好的環境。
記者: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啟之年,在新的發展規劃下,您認為深圳的品牌建設怎樣才能適應總體經濟發展需要?
王肇文: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應該抓住“十四五”和“雙區驅動”的機遇,品牌建設要體現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的引領作用,打造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深圳品牌。對標國際最高水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
中央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是新時代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突破點,也是下一步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可靠保障。所以企業做品牌、創名牌,既要重視在國內的推廣,也要提升國際影響力。無論是國內大循環,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品牌都要沖在前面。中國企業要緊跟市場變化,抓準機遇搶占市場,這樣才能在品牌林立的全球市場中擁有話語權。
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要提升國產品牌知名度,一是企業自身要強化質量管理意識,二是要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現在很多商場喜歡把國外的品牌放在顯眼位置,但實際上很多國產品牌的質量不比國外差,國產品牌要擴大市場影響力,通過組織深圳知名品牌參加“消博會”,開展國際巡展等方式,將自己的品牌形象傳播出去,獲得更多商家和消費者信任。
現在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經濟形態,也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加快數字化”發展,提升制造業創新和智能轉型。也就是說,數字經濟將成為品牌塑造的創新基因和品牌建設的加速器。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企業應該積極擁抱數字化。但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這幾年里,有些品牌發展得比較好,也有一些品牌沒有跟上,這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重點開展的工作之一。未來,深圳工業總會將加大力度引導和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品牌、關注品牌、消費品牌的濃厚氛圍,為深圳品牌融入“雙循環”發揮積極作用。